在手机领域研发中,手机制造商是根据买家的需求来针对设计,在这一方面不少厂家是处于被动的局面,今年苹果iPhone6 上市后,弯曲门引发了不少果粉的关注,这给苹果的销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引发了不少手机使用者对手机薄厚问题进行反思。
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是每一家科技企业所追求的,但是科技本身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要。在智能手机领域,不知从何时起厂家和用户都开始过分追求智能手机的极致纤薄,而且如同相机像素一样,厚度竟然成为衡量一款产品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厂家们更是想尽办法将手机厚度削减到7mm以下,但是这样做真的有利于提升手感和耐用性吗?
在智能手机发展史上拥有优秀手感的产品往往没都那么薄,无论是摩托罗拉Droid(13.7mm)、Palm Pre(16.9mm)、黑莓Bold(10.5mm)、诺基亚N9(12.1mm),还是早期的iPhone(11.6mm),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它们多少都有点笨重,但是智能手机到底要做到多薄就够了呢?
手机薄厚问题
毫无疑问,更薄的LCD显示屏让电视彻底拜托了老黑粗的传统造型,壁挂电视终于成为了可能。不仅如此,越来越薄的显示屏显著提高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这类产品的便携性,不过上面提到的两个优点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显然意义不大,反而是采用枕型设计的诺基亚N9和Lumia 730的握持感更加优秀。
其实,为了追求极度纤薄,设计者不得不在很多方面做出妥协和牺牲,首当其冲的便是电池容量和相机模组。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机身可以越做越薄,但是要想做薄相机模块可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刚刚推出的6.7mm Galaxy Alpha和iPhone 6的摄像头突出很多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7mm与10mm机身分别带来的实际体验并没有多大差别,更别说6.7mm和6.9mm之间这0.2mm的不同了。反过来说,手机厂商是不是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机身的整体性和电池容量上呢?毕竟这才是最容易被用户所感知的。不仅如此,超薄机身还会降低机身整体强度,难以想象几百美元的iPhone 6竟然可以直接被徒手掰弯。
令人庆幸的是,包括诺基亚和LG在内的很多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盲目追求纤薄并不可取,LG就表示G3本可以更薄,但是考虑到握持手感,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越是纤薄的智能手机就越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看来消费者们还并没有意识到超薄机身其实也有很多缺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智能手机的纤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厂家的工业设计水平,不过这并不是唯一衡量标准,比如并不追求过分轻薄的摩托罗拉Razr系列。凯夫拉材质的创新应用加上充满科技感的外观设计,谁又能否认摩托罗拉的出色工业设计功底呢?另外,为了满足一部分用户对于电池续航的较高要求,摩托罗拉甚至还推出了Razr的大容量版本——Razr Maxx,相比于过分追求纤薄而言,这样关注用户最本质需求的做法才更为可取。
因此小编认为除非你的土豪级的人物,不然最好在追求性能和流行趋势的时候,应该顾及到手机的薄厚问题,不要避重就轻,一个小心,就让自己心碎一地。